走访红色古迹,领悟孔儒文化。为深入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5日至9日,学院校级重点社会实践团队——“儒韵阅川,薪火相传”团前往曲阜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孔庙古韵启智光,学子经纬绘梦华
7月5日,实践团到达曲阜,第一站来到了孔庙。在调研过程中,团队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充分发挥了学院测绘专业的优势,对大成殿的建筑特色、测绘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等进行挖掘,学习了解到了德国建筑学家伯施曼曾在《中国祠堂》中首先介绍了山东曲阜的孔庙,他对曲阜孔庙的考察和记录非常详尽,还绘制了详细的测绘图;另外,梁思成先生也曾为曲阜孔庙的修缮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测绘。通过对古建筑测绘历史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理论知识高度内化,也能使大学生深刻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时代责任感。
第二站团队来到了孔府,来探寻孔子生前印记,深入体会孔子伟大的儒家思想。在调研的过程中团队不仅对重光门、大堂、前上房等建筑的历史进行了学习,还对著名书画家、孔子第七十五代传人孔祥涛先生进行了采访。孔先生表示书法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每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同时兼具传统审美与作者的精气神。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们还亲自体验了琉璃瓦制作工艺。在专业师傅的指导下,他们沉浸于玻璃瓦世界中,并学习了揉泥、制坯、刻画、烧制等一系列工艺。通过亲手制作,团队成员深刻感叹于古代先人的智慧和老师傅们的传承精神,感受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孔子第七十五代传人孔祥涛先生采访现场
孔林苍翠掩春秋,万木参天映碧流
7月6日,团队成员们前往第三站——孔林。进入林园,讲解人员带着团队成员游览了孔林景观,沿途介绍了相关历史和人文故事,团队成员先后祭拜了子贡、子路和孔夫子之墓。深入林中,只见墓冢累累,碑碣林立,还尚存有李东阳、严嵩、康有为等明清书法名家的亲笔题碑,每一块碑刻都镌刻着后人对先贤的敬仰与追思。成员纷纷表示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敬畏与传承。
团队成员祭拜孔夫子墓碑
千古文脉今犹在,儒学智慧耀中华
7月7日,团队成员们来到了孔子博物馆,共同探寻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馆中不仅展出了许多历史文物,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参与者们提供了丰富的互动体验。在参观途中,团队成员有幸采访到一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外自媒体博主,他表示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博大精深令他非常震撼,他想让更多人了解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想通过自媒体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通过与国外友人深入的交流,团队成员深深意识到向世界传播我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全球文化交流与互鉴的积极推动。作为青年学子,更要担当时代责任彰显青春本色。
团队成员在孔子博物馆采访国外友人
尼山圣境美如画,寓儒文化兴华夏
7月8日,团队成员一起来到了尼山圣境,探寻孔子出生地,深度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员们参观了尼山圣境的核心景区——大学堂。在大学堂内,仁、义、礼、智、信五个大厅的设计与蕴意既独立成篇又各具特色。团队成员边走边赏,一步步细心研读着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思想与真理。除此之外,团队成员与前来研学的小朋友们一起参与了论语书写临摹。团队成员认为,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学的方式,寓教于乐,可以让儒家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让孩子们成为知礼、懂义、博爱、守信的传统文化传承者。
团队成员在大学堂书写临摹论语名言现场
小学课堂传儒道,民族希望在青年
7月9日,团队成员们最终来到了肥城市马家埠小学,并将前几天访谈调研的内容进行整理,给当地的学生带来了一场红色儒家文化教育。团队成员向学生们介绍了什么是儒家文化、论语以及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接着团队成员用传统建筑填色、投壶等游戏让参与的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讲座结束后,团队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前往马家埠红色博物馆和民俗馆,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在活动的最后,团队成员对几名小学生进行了采访,小学生们表示今后会更多参加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
团队成员与马家埠小学学生合影
通过这次活动,“儒韵阅川,薪火相传”实践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将要把这次活动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带回学校和社会,向更多人传递儒家文化的智慧和价值。
团队成员在万仞宫墙前合影